AGC(Auto Generation Control,自動發電控制)是并網火電機組參與電網調節的主要手段。AGC分三種模式,即AGC正常模式—R模式、AGC支援模式—A模式和AGC負荷跟蹤模式—O模式。其中,AGC-R模式要求投入標準最高、補償最高、對機組負荷相應要求最高;只有機組AGC在投運R模式時,才能免于電量考核,享受電量獎勵政策。然而,在AGC-R模式下,機組負荷會大幅度頻繁調整,對于機組各項參數影響很大;如果機組調整不及時,調節品質不好,會引起機組重要運行參數大幅度波動,嚴重時還會引起機組設備損壞、機組跳閘,對電網穩定造成較大影響。這對機組控制系統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,僅靠常規控制手段和傳統控制策略已經無計可施。
近期,新華科技針對區域電網對AGC-R模式的特殊要求,通過綜合應用多種智能優化技術,為不同類型火電機組量身定制解決方案,經過嚴謹設計和精心調試,取得了優秀的應用效果。
Kp值是反映機組響應AGC指令的綜合性能指標,Kp值高低也是評價AGC-R模式投入成功與否的標志。通常情況下,機組對AGC指令的調節速率越大,調節精度越高,響應時間越短,則Kp值越大,反之亦然。
1 提高調節速率(K1)
提高指令變化自適應能力
減小壓力偏差和功率偏差
2 提高調節精度(K2)
提高機側壓力控制精度
采用熱電耦合系統的多目標協調控制技術
3 縮短響應時間(K3)
汽機主控增加動態加速回路
某660MW超臨界供熱機組,在系統優化前,于2023年5月測試結果:K1=0.932、K2=0.928、K3=1.388;Kp=1.219;低于電力調度控制中心《PROPR模式的調試管理》規定的門檻值K1≥1、K2≥1、K3≥1.6,Kp≥1.6。
采用新華科技智能優化技術后,機組于2023年9月申請AGC-R模式168h性能測試竣工,Kp值與改造前有了明顯提升,在省內排名名列前茅(圖1)。
機組于2023年11月17日正式投運AGC-R模式。通過進一步的優化,在供熱模式下(機組供熱流量大于400t/h),11月24日起, Kp值均大于4.0,甚至超過了絕大部分儲能機組(圖2)。
自2023年10月份機組具備投AGC-R模式資質以來,就采用AGC-R模式為主發電,能滿足各個負荷段(300MW-660MW)的調節品質。從運行結果來看機組能夠穩定運行,在供熱模式下能夠長期保證Kp>4.0。
經查7月份該機組補償分攤考核320萬;10月份投入R模式18天,合計補償 406萬,按照此估算一個月補償可得406/18*31=699萬。以此推算每月按31天計,機組投入AGC-R模式投入后收益約為 1020萬。
新華科技智能控制技術專門為解決大型火電機組控制難題而研發,目前已無縫集成在新華iPlant智能發電平臺中,與智能預警技術一起,作為ICS智能控制的應用雙核,為打造“安全高效環保靈活”的智慧電廠提供強力技術支撐。未來,新華科技將基于新華CANOS大數據平臺,繼續整合需求、聚合數據、融合優勢,提供ICS智能控制和IMS智慧管理兩類應用,致力于構建行業生態共同體,推動智慧電廠建設高質量發展!